日记20191026

这两天好不容易又拾起了写日记的习惯,可惜今儿出门的时候放弃了往小挎包里塞日记本和钢笔的计划,想了想,便写在这里了。

昨儿的日记里写着希望今天要走两万步,成了,就是过程有点痛苦。起因是上周末原想着再走一圈金钟水库没走成,于是昨晚就定下来今儿上午走金钟的计划,然后,劣根性不改——昨晚煮了粥以下班买到的青菜都不新鲜为由买了卤料当菜,结果老板放了辣椒,接着,又是小酌又是看书,整到一点多才睡。于是七点多起床的我睡眠严重不足,虽然没有出现几个月前爬没两步上就吐的窘境,但在金钟水库栈道上晃晃悠悠的我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最尴尬的是走到一半,肚子走凉了之后,昨晚的辣椒发作了……幸好撑到了下一个公厕。舒服了一点之后,坚持回了住处,汗一出完,又发作了,把我给折腾得,只能把12点的城轨改签到2点。

前两晚走紫马岭公园的时候,配上Hit FM非常嗨,今儿在金钟Hit FM就受不住了,只能改成EZ FM,听着雁过跟没过一样的西洋古典乐假装一个人不孤单,顺便听听主持人吹吹牛逼、装装文艺。说起来,我特崇拜那些能听懂古典乐的人,我要是也能听懂,那我的装逼级别就能上升好几级了。

下午两点多到了广州南,过出站口的时候,很自然地想到了刚在车上看到的宣传,2018年3月的那起广州南持刀案。我们在享受这个平静的社会的时候,有太多人做了太多事情了,所以,能够遗忘,是一种幸福,所以对于社会的规则,我们不应有怨言,遗忘并不是消失。

坐上地铁后,直奔农讲所,因为前几个月看了《可爱的中国》第一集(嗯,只看了第一集),记得里面方志敏跟毛泽东就是在农讲所见面的,当时好像还有彭湃。而进了农讲所之后,才真知道这里是孔庙。里面的介绍写,这里是目前广州现存的唯一的孔庙?应该是我记错了吧,希望是我错了。这个东西,因为我联想到的是陈家祠,当一座建筑失去了它原有的功用,沦为了一个仅仅是用来展览的空间,这座建筑就失去了他的生气。精美的陈家祠如此,孔老夫子让位的番禺学宫亦如此。当然这种宿命,是必然的,因为我们不缺钱了。但,我还是希望,能给予单调的展览空间更多一点东西,让这个空间重新拾起它作为历史建筑的身份。

同陈家祠一样,孔庙是个拍照网红点,望眼尽是年青清凉的女性,墙、栏、门、巷、亭,她们在这里的主题是古风的气质,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穿着叫洛丽塔的裙子的女性。他们,和那些拿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横幅的团体一样,都只是来拍照的。只不过一个是修饰自己,一个是完成任务。额,我好像太愤世嫉俗了,这样不好,显得特别虚伪,不接地气。但没办法,我一没女朋友,二没入党,只能说说酸话。

我对图文展览的接受程度很低,因为很难去快速建立起信息点。由此对于这座已经没有香火的孔庙,我记住的反而是隔壁那个立着星火燎原塑像的图书馆,霸气。

朋友圈内容备份,不配图了,日记正常是没有图的——

孔老夫子被请到了右路图个安静,省得看这些后辈妮子整天靠着墙摆拍。
农讲所的故事比较伤,“四一二”基本扫光。宣传部代理部长的老师梦,成了,也没成。他的下一任教师职务是上杭文昌阁?
主殿这会的展览是蔡和森,进门立着个彭湃的塑像,都是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关于图六,我吐槽下,为毛福建不亮灯,又被吃掉了[奸笑]。
隔壁的图书馆是我见过建筑上最牛的,就是不好意思进里面。

16点左右的朋友圈

从农讲所出来之后,拐到了农民协会旧址门口看了眼,那里也是农讲所,早几期的。当然,花园洋房确实不太像。

因为距离,也因为一些因缘,我又去了趟烈士陵园。补了下上次没看的雕像广场,那里有“兆征路”的“兆征”,也有,一束鲜花

关于晚上的京剧,能说的很多,但又不想说。现场是不一样的,没有了镜头的切换,舞台的空间更直观了。旦角脸部的妆,配上眼睛,是真的吸引人。当然,大体上讲,不谈钱,是和在老家看的戏差不多。最后,还是要贴上之前短暂出现在我朋友圈的酸话——

这几年看了有二十几场演出了,第一次碰上演员还没谢幕就一群人冲到舞台下面拍照的。虽然全体起立的氛围很好,但也不应该是只拍照不鼓掌啊。不鼓掌光靠喊,起哄幕布再次拉来,这种体育场逻辑不适合剧场。不知道后面俩外国人看懂多少,不过我觉得他们多看了一场戏——这个国家拼命捧着的这届年轻人,还需要努力。
杨金花“我说兄弟”
杨文广“妈呀”
佘太君“我的小孙孙”

22点30分左右的朋友圈

2019-10-26 23:53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