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基金从业人员远程培训(一)

2017年取得的基金从业资格,今年不培训,明年资格就过期了,然后,2019年只剩下三天了,拖不下去了,所以,今天还是动了。

我的拖延症很严重,马上2020年了,我竟然还没辞职离开这个难搞的行业。

投资者特征

拿了美国的培训课程翻译成中文,对我这种伪IT来说,太恶心了。词义句意全部都要拐个弯才能意会,唯二的信息点是①原来美国的信托这么狗血啊,直接一出家庭伦理剧②投资竟然要考虑税收问题,贫穷真的会限制想象啊。

另外,美国对投资期限的理解,举例都是用的与计划退休年龄的时间距离……虽然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我所能感受的中国社会,这种人生轨迹的既定感还不是很明显,毕竟这个国度的社会形态稳定也不过四十年。

基金费用及业绩报酬介绍

我记得里面有讲到某个研究说投资者获得的基金收益与业绩报酬正相关,与管理费负相关。只想着吃管理费的管理人肯定不是什么专业的好管理人……

开放式基金一般用高水位法计提业绩报酬,形式具体有系列会计法和均衡调整法两种,这俩本质是一样的。封闭式基金就用的瀑布分配,正常第一位保证的是返还本金。——高水位法的原则很好理解,就是算起来好麻烦……瀑布分配就比较“亲切”了,最后再一笔算清楚,规则按合同的来。就是在实操上,就有很多种方法和规则了,尤其是瀑布分配,欧式和美式的逻辑就不一致,但这种东西,如果往深里想,本质都是很具体的问题——“怎么分赃”这种问题。

非上市股权投资估值及IRR简介

前面讲的各种基金费用和业绩报酬,很多时候都是基于估值的(按募集金额直接提取管理费这种除外),估值是基础,本质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非上市股权投资的估值,基本上就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三种估值技术,每种技术背后,有许多具体场景下的估值方法。市场法常见的参考最近融资价格法(这个要特别注意可比性,不能简单粗暴地拿来用)、市场乘数法(利用财务数据和活跃市场数据,尤其要注意指标间的匹配)、行业指标法(偏业务重经验的估值方法,多用于估算和验证)。收益法的话,是基于非常完备的财务数据进行业务测算的,这对一般的财务投资者来说,很难应用。成本法的一个重要信息是,这里的成本是指重置成本,而不是历史成本。

最后强调了IRR的问题,正常情况都是“项目IRR>基金IRR>LP IRR”,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前往别被项目IRR的假象给骗了。关于这点,不仅是IRR,IRR只是收益的一种表示方式,总体的逻辑也是一个道理——募资的时候,投资者看到的都是最美好的收益测算……

中国基金估值标准体系介绍

总算见到母的了……气质很足啊。

昨晚看《海峡两岸》的时候,社科院台研所的谢楠拿着蔡英文的渣执政讲社会治理的理论,瞬间跳出了台湾这个小岛。理论这种东西,往大里一讲,格局就不一样。这个讲估值的也是,直接从生态链入手分析,先讲透了这个行业生态中估值的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让我感觉,份额登记算什么,估值才是基础和核心啊。然后,又扯社会的宏观经济、ESG理念,估值又上升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经济体系的高度了。总之,我知道了,估值很重要,中基协的工作做得很好。

另外一个方面,一开始就讲到了基金与银行、保险的区别,基金的本质是“代客理财”,投资者资金是“用于投资获益的”,基金管理人就是为投资者投资的。而银行和保险是有表的,他们的投资行为与投资者的关系是两重的,投资者的资金在这个生态里是“收益固定”的,银行和保险是要保证这部分的固定收益安全的。——反正我理解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保监会和银监会合并了,而证监会还是独立的。

当然,最基础的还是公允价值。

一路讲得像读PPT,眼神都不带动的,可是说的特别有道理还连贯递进,很能唬人。

《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解读

2014还是2015年的培训录像,好年轻的样子……明显当年气质没培养起来,气场就不够。

风险管理这种东西,唉,不想说。这些规章制度本身都是非常好的,但在执行层面,得老板有决心且管理层有能力,不然,都是一纸空文。而且,里面讲得一点很对,风险管理是有成本的,所以还得考量成本与效益的问题。但无论怎么说,管理人作为受托者,把风险管理列入经营成本中去支出,是很正常也很必要的,好像有句话就是说“投资就是风险的管理”啥的。

没有练成“一心两用”,《海峡两岸》新来了个台湾嘉宾,形象管理得好潮。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